《庆余年》范闲四大门生显露才能,柳姨独具慧眼,三皇子因祸得福

zqlb5541d

时间 2024年5月26日 预览 23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72418194620842547/

原创 2024-05-24 17:30·两年的海

庆帝可以将群臣玩弄于股掌之间,可以让“抱月楼”戴公公“灰飞烟灭”,可以一句话将御史赖名成杖毙,但他看儿子的眼光,不如宜贵嫔。

庆帝一步步逼着范闲做“孤臣”,是要将范闲打造成他手中的一把利刃,只为他所用,永远休想逃脱他的手掌心。

庆帝对于二皇子伙同长公主与北齐锦衣卫走私之事,睁只眼闭只眼,不愿彻查,是想将二皇子当做磨刀石,来磨砺出太子,以便长了本事的太子日后继承南庆帝位。庆帝踢断一根板凳腿儿,让太子“坐稳”,还让他去问母后原因,就是一种“怒其不争”表现了。

可惜了,庆帝这种培养孩子的良苦用心,完全没有被太子揣摩到。听闻皇后说他最像父皇,太子向母后说出的那句“物伤其类”,已经暗示出,太子对庆帝的忍耐力已经快到极限了,他将做出大逆不道之举,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太子被废除,那是庆帝迟早要做出的事情。

李承泽这位二皇子,日常喜欢光着脚、吃葡萄,看似云淡风轻,实则也不是善类。庆帝有能力粉碎太子的谋逆之举,那对二皇子心中盘算的小九九也是早就心知肚明,是有了对策的,所以,二皇子的悲剧,早就注定了,即便史家镇那把火不是他放的。

倒是大皇子,由于皇族血统不太纯正(其母亲宁才人,是东夷城女俘,被陈萍萍俘获,被庆帝纳妃),压根儿对争夺储君之位不感兴趣,才活得超脱些,与北齐和亲公主成婚后,过得还算惬意舒畅。

庆帝知道范闲也是他的儿子,可他看范闲,只看对了一半;他没想到,范闲不惜拼死也要去为老百姓谋福利,去争取南庆万民相对的公平;他更没想到,由于自己皇权的压力,竟然将范闲逼上了一条“杀父报母仇”的崎岖之路。

倒是宜贵嫔,生养一个儿子就足够了,日后三皇子登基,她母凭子贵。

看着范闲撑起雨伞的身影走远了,宜贵嫔就叮嘱儿子,要跟这位大表哥多走动,没准儿他的前程,还要仰仗着范闲呢。

还真被宜贵嫔给言中了,眼下的时局,二皇子与太子争斗得剑拔弩张,可日后继承帝位的却是三皇子李承平,就是在抱月楼里曾经被范闲打晕的这位。三皇子之所以能够“渔翁得利”,离不开范闲的引导帮扶。

不得不说,宜贵嫔独具慧眼,事先将儿子拜托给范闲“传帮带”,这表兄弟之间,只有日常互动多了,才能产生亲戚感情,互帮互助,相互照应着。

宜贵嫔,是三皇子母妃,是范建妻柳如玉的堂姐妹,所以她跟范闲当面说,都沾着亲呢,日后范闲这位大表哥如果看不顺眼李承平,可以随便打,打这个皇子也没事。

由于三皇子和范思辙合伙儿经营抱月楼惹出祸端,宜贵嫔下雨天在家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她拿起藤条貌似下得了狠手,说一定要打疼了,孩子才长记性,其实雷声大雨点小,三皇子没感觉到屁股疼,却听到母妃要继续打他,直到打疼为止,他就慌忙溜走了。

范闲称呼她为柳姨,知道柳姨还不晓得,他在抱月楼里,还真打晕过李承平一次。吃了亏的三皇子,即便在肯为他撑腰的大皇子面前,都不敢挑明此事,毕竟皇子去青楼,不是什么体面之事。

在外挨表哥打,回到家挨母亲一顿藤条打,三皇子对抱月楼算是心有余悸了,他说,抱月楼以后全是大表哥的了。三皇子,这是因祸得福了,如果不是遇到范闲,那南庆帝位,他是从来都不敢想的。

还真被三皇子给说对了,范闲合理利用抱月楼,将桑文等姑娘给赎身之后,抱月楼成为范闲收集情报的重要场所。

这就要来看看此番春闱之后,范闲收入麾下的四大门生了,毕竟其中之一的史阐立,没能走仕途。

拜入范闲门下后,他被安排到抱月楼,跟桑文姑娘一起,打理抱月楼生意,同时搜集京都各种情报信息。

从邓子越在客栈门口递给范闲的那张字条可知,这“范门四子”分别为史阐立、侯季常、杨万里、成佳林。

《庆余年》第二季第16-17集,已经显示了范闲这四大门生的不同特点。

1、史阐立,是被太子屠镇的史家镇唯一幸存者。他有经商贸易头脑,一眼就能看出来,翻修考院用的材料里边有猫腻。

比如,拆掉的旧砖,是价钱很是昂贵的上好金砖,拆卸的柱子,都是金丝楠的,而装上的砖,是很普通的地砖,更换的柱子,是更普通的木料,这算什么翻建一新?

被拆走的这些金砖和金丝楠,被新一任礼部尚书郭铮(上一任还在牢房里呢,是郭宝坤之父郭攸之)按照所谓的明面上合理律条,给潜规则使用了。

邓子越知道,像郭铮这样的一大批南庆官员,有在现场摆拍让人画像的癖好,范闲用了一个现代词语“政绩”来讽刺他,他听不懂,说留个纪念,说明来过现场,主抓过这件事。

范闲识人善任,看出了史阐立的经商才能,就将其安排到抱月楼工作。

之前,范闲欣赏范思辙对数字的敏感,对做生意赚钱的强烈爱好,也是安排范思辙去北齐,接手二皇子和长公主与北齐锦衣卫的走私之事,同时打点谍报工作。

郭保坤名义上是南庆驻北齐谍报工作的头目,可他这方面的才能,连苦荷弟子狼桃都笑得肚子疼。如果不是海棠朵朵罩着,不想让再派过去一个聪明的,那郭保坤带着人手去踏青,早就露馅儿了。

搞笑的是,郭保坤毫不自知,还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呢,他回到南庆,去牢房里探视父亲时,还夸口自己在这方面很有天赋,听到郭攸之直咳嗽。

史阐立与之不同,他完全胜任范闲将其安排在抱月楼的巧妙布局,跟桑文一起,将抱月楼经营得有声有色。不过,单论搜集情报的能力,抱月楼还是比不上陈萍萍任院长的鉴查院,这是范闲日后会有的体会。

2、侯季常,此人善于察言观色,性格圆滑,懂得官场的潜规则,莘莘学子不该去碰触的事情,他不会去做,也会劝说身边的朋友别去干。

为了能够让春闱考官郭尚书对他的名字有个印象,侯季常三番五次让朋友们帮他一起抬木料,走到郭铮附近,还刻意高声夸赞他真能干。

侯季常这种小聪明,早就被郭铮给看透了,可惜他不晓得,郭尚书早就内定了,凡是在考院打杂做工的,都是动机不纯,一律不在春闱录取人员之内。

多么可怕的现实啊!如果不是范闲入局来主持今年春闱,这场春闱还真会成一场笑话了。

连太子都走后门递字条,宰相林若甫也是先筛掉一大批,再将内定之人拿给范闲看名单。

所以,侯季常金榜题名后,还以为自己干才呢,不晓东是沾了范闲的光。

侯季长成为“范门四子”中,唯一背叛范闲的那一个,他日后投靠贺宗玮了。

贺宗玮的嘴脸,想必大家都见识过了,为了参加春闱考试能高中,他先来拜范闲,还要拜范闲为干爹。

贺宗玮,第一季中是跟着郭保坤混的,看到郭攸之倒台、郭保坤去了北齐后,贺宗玮擦嘴忘恩,还在范闲面前诋毁郭保坤一家,这样的人,谁敢收入门下?更何况此人厚颜无耻拜干爹这行径,人家范闲跟他年龄可是相仿的呀,做他干爹,岂不荒唐?

被范闲骂走了的贺宗玮,却被庆帝选中了,理由就是此人“无底线”。庆帝要用贺宗玮,来对付范闲春闱之举,所以,贺宗玮才会在街头,被侯公公叫住,偷偷进宫候命了。

3、杨万里,学习好,是个心直口快之人,敢于直抒胸臆,对看不惯的事情,就要当场指出来。

听闻了一些有关春闱的舞弊之事,杨万里大声问,春闱不就是给朝中的高官挑狗吗?

此话一出,吓得侯季常赶忙阻拦,提醒要谨言慎行,讲话悠着点,不该说的别说,没人把他当哑巴。

成为范闲门生后,杨万里最终官至工部员外郎,后来由于受到范闲事件的牵连,他被告贪污,被撤官了。

4、成佳林,是这些门生中,仕途到最高位置的,他做官做到苏州知州,也是在范闲出事后,他被参狎妓侵陵,被夺官了。

目前,开播这17集中,只见到了成佳林的名字,还没看到他这个人,暂未露脸儿。

通过春闱,以上这“范门四子”虽然成为了范闲在朝堂上主持公道的“杀手锏”,但是其发挥的作用,可能还没有一个小太监的大。这名太监,就是洪竹。

单从姓名来看,洪竹这个名字,就会让人不得不想到大太监洪四庠,两人之间会有什么关系?

洪四庠的武力值,在鉴查院抓捕一处原主办朱格时,就展示了;在范闲去太后宫里找那把能够打开母亲留下的箱子的钥匙时,也显露了,那是很强的武功。

其实两人的关系,并不复杂,洪竹这个名字,是洪四庠给起的,仅此而已。

像王启年、邓子越那样,经历了一些事情后,继“范门四子”之后,洪竹这个忠诚、勇敢、知道感恩的小太监,也将暗地里加入范闲的阵营,发挥出巨大作用,成为范闲布置在东宫的重要眼线。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