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抢救患儿上课迟到被罚,南方医科大最新回应:各级领导在开会商讨

zqacb36

时间 2024年6月18日 预览 6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617A0502S00

2024-06-17 20:06·界面新闻·发布于北京

界面新闻记者 | 李科文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6月16日,一份关于南方医科大学2023学年春季学期儿科教师俞莉上课迟到事件的查处通报在网络流传。其中,对于俞莉因在其任职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抢救患儿导致上课迟到而受处分引发巨大舆论讨论。
同日,南方医科大学官方通报回应,学校已关注到有关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师被通报的网络信息。作为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生命至上、救死扶伤优先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价值理念。学校正在向相关单位了解核实情况,后续将跟进处理。
6月17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也向界面新闻作出回应,目前各级领导们还在开会商讨,最终南方医科大学应该会有个定论,但肯定会(对事件作出)解释。
回应称未重处理
事件起源于有学生反馈儿科教师俞莉未按时到达教室授课。通报显示,有学生反馈,2014年5月10日上午第1至2节,教师俞莉未按时到达由其授课的2019年临床医学(英语授课)班级《Pediatrics》课程。当日,俞莉迟到时长为29分钟。
通报显示,经了解,当时俞莉分管患儿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死亡风险高,遂在授课前到达科室查看患儿情况,期间患儿出现双孔反射稍迟钝、颈部置管处渗血等情况,疑似脑出血,遂进行紧张处理。俞莉因情况紧急未能及时报告教研室,最终导致迟到事件。
通报显示,事发后,临床医学系教师冯艳文在获致情况后立即到达教师安抚学生,并与俞莉保持联系。俞莉处理完紧急情况后,于8:29赶回教室并做好后续课程教学安排,完成授课。
但南方医科大学对俞莉的后续处理结果却成了舆论的导火索。
通报显示,俞莉当日行为是为了抢救病人并非故意为之,且问题处理万后及时到达教室,将授课内容妥善安排,顺利完成授课任务,且未造成不良影响。
但通报显示的经研究结果却认定,此事件为教学差错,扣发俞莉5月奖金2000元,在全院内通报批评,取消其年度考核评优评选资格。
俞莉被认定为教学差错,而非严重教学事故。据《现代快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宣传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对俞莉的处理结果属于最轻的一档。
据《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事故(差错)审定及处理办法》,因上课不受守时(迟到、早退、中途离场)造成授课时间延误在15分钟至30分钟的,认定为严重教学事故。如因特殊情况发生教学事故(差错)则视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据《南方医科大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教学事故被分为一般、严重、重大三类,根据政策教学秩序、教学活动影响、损害程度来判定。由于不可抗力和突发时间影响教学秩序、教学进程的、不被认定为教学事故。
是否该罚?
舆论核心在于,临床医生教师兼顾“治病救人”与“教书育人”双重身份,当两部分责任冲突时,孰轻孰重,事后的奖与罚又该如何平衡。
鉴于临床医学学课的实践特性,教学安排与紧急临床任务之间的冲突并不罕见。
据界面新闻了解,正常情况下,医生和各科室的工作人员的教学和临床工作会被预先安排。若发生冲突,医生间也会提前根据排班表协调工作,以备不时之需。
但紧急救护情况的出现往往也是不可预料。
面对这种情况,无论是科室还是教学管理部门也都应该迅速采取措施提供协助,以协调两者之间的冲突。
特殊情况也并没有统一的处理标准,归根结底,这些决策还需依赖于个人的判断。这要求也管理层在特殊情况下能够灵活应对,做出最合适的处理决策。
根据前述提及的《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事故(差错)审定及处理办法》也指出,如因特殊情况发生教学事故(差错)则视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只不过是,南方医科大学如今的处理办法是否让人信服,则需要打个引号。
据财新,广东某三甲医院急诊副主任医生认为,这种处罚非常正常。他表示,他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因堵车迟到被通报处理、扣钱的也有,一视同仁。”在他看来,遇到突发情况,可立即叫人报备或叫人代上课,医学院人力一般比医院多,更方便协调。
南方医科大学校友、科普作者庄时利和则在微博发文表示,其认为俞莉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她是在践行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这些年轻的医学生什么叫做救死扶伤。她不应当受到处分。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